與榜樣同行丨煙臺大工匠是怎樣煉成的(二)
在煙臺,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埋頭苦干卻技藝超群,他們以灼灼匠心在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成為新時代勞動者的楷模——他們就是“煙臺大工匠”。市總工會現推出“與榜樣同行”系列宣傳,以文字記錄奮斗者的足跡,以故事傳遞時代最強音,讓我們一起與榜樣同行,凝心聚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煙臺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煙臺大工匠
李相輝

李相輝,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煙臺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一班班長,高壓線路帶電作業工,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先后獲得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煙臺工匠、煙臺市首席技師、煙臺十大杰出青年、煙臺供電公司勞動模范、國網公司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他是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第一位帶電作業高級技師,第一批輸電帶電作業特級技師。參與上合峰會等保電30余次,帶領班組作業5500余次,創造效益近3億元。完成帶電檢測絕緣子58萬余片,發現破損、零值絕緣子170余片。
他獲得國家專利43項,其中發明專利29項,創新作業方法12項。參與重點技術攻關項目4項,解決行業重難點問題!督^緣桿法帶負荷更換隔離開關》在全國帶電作業技術經驗交流會上展示推廣。主持攀爬鐵塔保護裝置,填補國內外裝備空白,項目獲得全國總工會資金贊助。
曾7次獲得煙臺市及以上技能競賽個人優異成績。2014年,煙臺市總工會舉辦的輸電線路帶電檢修工競賽個人第一名,被授予煙臺市五一勞動獎章。2023年,國網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競賽個人一等獎,授予國網技術能手。兩次擔任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參賽隊教練,獲得國網公司競賽團體一二等獎。參與7本專著教材編寫,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
曲玉偉

曲玉偉,山東港源管道物流有限公司輸油操作班班長,流體裝卸操作工,技師。2021年榮獲煙臺市技術能手稱號;2022年被評為山東省技術能手、新時代崗位建功勞動競賽標兵個人;2024年分別在山東省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操作工職業技能競賽和全國大賽中榮獲個人一等獎和金獎。
自參加工作以來,曲玉偉憑借豐富的現場操作經驗,發揚“鉆”“創”精神,創新了“輸油臂快接”“法蘭堵漏快處”等多項技術,完成了20余項創新項目,并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他牽頭成立攻關團隊,成功排除11次重大安全隱患,解決300余項設備故障。通過自主設計工具掛架和閥門保護罩,節約成本3萬余元,并利用廢舊物資修復設備,節省近10萬元維修費用。
在班組管理方面,曲玉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開展“三個一”安全培訓,年度培訓150余次,人均培訓時長300多小時。他通過精細化管理,排查并整改300余項隱患,實現了“人員零違章、作業現場零隱患、安全問題零隱瞞”的目標。班組累計安全輸送一億余方油品。
曲玉偉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了30余名高級工和技師,7名省、市級技術能手。他以身作則,踐行“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精神,扎根生產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肩扛使命的奉獻精神,展現了新時代港口工人的責任與擔當。
鄭成剛

鄭成剛,煙臺開發區博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部長,高級技師,榮獲“山東省優秀黨員”“煙臺市首席技師”“煙臺工匠”“煙臺開發區優秀共產黨員”“煙臺業達首席技師”“煙臺開發區工人先鋒號”等10余項榮譽稱號,并獲得技術成果20項,國家專利9項。
一、勇于創新,助力企業生產發展。進入公司29年來,他始終以創新為己任,創辦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領導10名技術骨干和5名班組長專注于車間工藝流程和技術的改進,完成變位焊接器、焊接車間、循環水水罐改造及水泵工藝改進等,不斷改善車間工作環境、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取得技術成果16項,國家專利7項。組織黨員立項攻關10 余項,面向全員征集合理化建議300余條,有效促進企業增產創效。
二、先鋒引領,幫助員工成長成才。成立“技師工作站”,陸續培養電焊工100余人,電焊骨干50余人,其中高級技師4人、技師3人,高級工28人,為公司最關鍵技術工種定期輸送新鮮優秀的力量。
三、匠心聚力,打造行業示范標桿。牽頭開展技能比武、勞動競賽等20余個活動,帶動員工技能水平全面提升。作為智能改造工作小組的生產部首席代表,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引進焊接機器人設備,提高生產效率60%。近年來,為擴大焊接機器人使用范圍,他積極參與工藝改進、技術攻關,推動70%焊接生產線實現智能化,為焊接行業智能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邢開金

邢開金,煙臺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公交車駕駛員。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他把25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深愛的公交事業,創造了安全行車80萬公里零違章、零投訴、零事故的優異業績,先后榮獲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山東交通工匠、煙臺交通工匠等市級以上榮譽10余項。
邢開金同志創造了連續7年未換離合器片、每年節約維修費和燃料費1.3萬元的紀錄,連續9年獲評集團“節能標兵”,總結形成的“惜、柔、順、穩、熟”安全節能“五字工作法”在全集團推廣。他手把手培養了87名徒弟,在路隊個個都是節能降耗、安全駕駛的高手,近10年來累計為公司節約維修成本、燃料費在一百萬元以上。
他領銜打造“邢開金黨員創新工作室”,先后完成了20余項安全駕駛、降本增效和優質服務課題攻關。2022年,工作室先后被煙臺市總工會、煙臺市國資委黨委授予“邢開金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黨員名匠”工作室榮譽稱號。
作為黨員,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工作中,他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虛心,贏得了廣大乘客的好評,他的拾金不昧、助人為樂、文明服務等事跡年均30起以上,是集團上下公認的“誠信、樂善”服務標兵。
于金紅

于金紅,萊陽市漁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水生物病害防治員,技師,高級工程師。這位扎根基層十余年的技術先鋒,以赤誠報國的政治品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為人先的創新追求,譜寫著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篇章。
她累計舉辦培訓班10余期,發放技術資料5000余份;推廣各類實用技術10余項,如石斑魚生態養殖技術、草魚生態養殖技術、大菱鲆大棚養殖技術等;引進、推廣名特優新品種10余個,包括三文魚、石斑魚、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等,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她承擔的省級項目經專家評價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獎,發表論文4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帶領單位先后榮獲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示范站、山東省農林水系統“工人先鋒號”、煙臺市海洋強市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山東省星級基層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等榮譽。
她先后榮獲“山東省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的稱號。領銜的“于金紅創新工作室”被山東省農林水工會評為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加入全國水產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為全國第13家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