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直播帶崗 云端助力就業 蓬萊區總工會“互聯網+就業服務”創新實踐案例
一、推薦理由
蓬萊區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交匯期,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就業結構性矛盾與鄉村人才短缺的雙重挑戰。區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工會助力鄉村振興“十大行動”部署要求,針對傳統就業服務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服務不精準、渠道不通暢”三大痛點,創新性打造"仙境工會紅”直播帶崗品牌項目。該項目將“互聯網+”思維深度融入就業服務全過程,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時空限制,實現企業用工需求與勞動者就業意愿的“云端對接”,既服務了全區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2025年以來,已累計開展直播帶崗活動2場,服務企業80余家,覆蓋求職者8000人次,成為工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構建“工會+企業+鄉村”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區總工會創新建立“工會主導、企業參與、鄉村聯動”的直播帶崗服務機制。在工會組織方面,成立由分管副主席牽頭的6人工作專班,統籌協調活動策劃、技術保障、宣傳推廣等工作;在企業參與方面,重點篩選鄉村振興相關產業企業,如靜和生態農業等涉農企業占比達30%,提供農產品電商運營、鄉村旅游服務等特色崗位;在鄉村聯動方面,依托全區11個鎮街工會服務站,組織村級工會協理員動員農村勞動力觀看直播。通過直播帶崗促成67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建立“崗位供給清單”和“人才需求清單”雙清單制度,實現供需精準匹配。
二是創新“雙主播+雙場景”互動直播模式。突破傳統直播形式,首創“政策解讀+崗位推介”雙主播與“直播間+企業實景”雙場景融合的直播模式。政策解讀環節由工會干部擔任“就業推薦官”,除解讀就業政策外,重點講解工會助力鄉村振興的技能培訓、農民工權益保障等具體舉措;崗位推介環節邀請企業HR擔任帶崗主播,采用“企業實地走播”形式展示真實工作環境。
三是打造“前-中-后”全周期服務閉環。建立覆蓋求職全周期的服務體系:直播前開展“需求雙調查”,對各企業職工專業培訓需求情況進行征集,聯合并委托蓬萊區萬眾職業培訓學校、蓬萊區創鴻職業培訓學校和蓬萊區海誠職業培訓學校有限公司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全區圍繞“培訓促就業、強技促增收”的思路,以就業為導向,聚焦企業需求和市場需要,組織開展“訂單式”“定向式”技能培訓,使培訓項目與蓬萊區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相契合。深度整合人社、高校各行各業培訓資源,科學設置培訓項目、班次、時長,系統化、組織化、規模化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努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向技能型轉變。組織“春風送崗”“送崗進校園”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共收集800余份就業意向,利用大數據分析繪制“技能地圖”;創新“彈幕搶答”互動方式提升參與度;直播后建立跟蹤機制,為每位求職者提供至少1次職業規劃服務,確保服務落地見效。
(二)工作成效
一是服務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直播帶崗活動直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成80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其中22人進入涉農企業關鍵技術崗位。幫助15名大學生選擇農村電商等新興職業,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二是就業服務效能全面提升。與傳統服務方式相比,直播帶崗展現出顯著優勢:服務效率方面,單場活動可同時服務400+求職者,服務精準度方面,通過大數據匹配使崗位推薦準確率達78%,服務質量方面,求職者滿意度達97%,促成就業300余人。
三是就業生態持續優化。帶動全區線上招聘覆蓋率提升至40%,農村勞動力就業匹配成功率提高35%,構建起“政府+工會+企業+求職者”四方共贏的新型就業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