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人報】機制為基、創新為筆、實效為墨,招遠工會繪就“禮贊勞動者、致敬奮斗者”的生動畫卷——勞模之光曜金都 匠心之火燃激情

《山東工人報》(2025年08月22日 第A2版)本報通訊員 劉英潔
為讓勞模工匠及優秀職工的先進事跡傳遍大街小巷,讓勞動精神的種子播撒千家萬戶,招遠市總工會近年來以機制為基、以創新為筆、以實效為墨,繪就了一幅“禮贊勞動者、致敬奮斗者”的生動畫卷,為金都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的“勞動力量”。
三大機制構建傳播矩陣
常態化推進機制,讓宣傳“不打烊”。將勞模工匠及優秀職工先進事跡宣傳納入工會年度“重點清單”,每年圍繞核心主題制定“專屬方案”,如2024年聚焦“中國夢?勞動美”,11場宣講活動相繼“出爐”,讓先進事跡宣傳既有“規劃圖”,又有“施工圖”,始終在線、從未缺位。
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打破“單打獨斗”的局限。聯合市委宣傳部讓勞模工匠走進“百姓巡回宣講”,把奮斗故事講給街坊鄰居聽;聯合教體局開展“勞模工匠宣講進校園”,讓勞動精神在孩子們心中發芽;指導企業工會辦起“勞模工匠”宣講、“匠心講臺”報告會等,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宣傳合力。
多媒體傳播機制,讓聲音“傳得遠”。打通“電視+報紙+網絡”三大傳播渠道,在招遠電視臺設專欄、《今日招遠》開版面、短視頻播報道、“金都招遠”公眾號推內容、看招遠APP實時更新宣講動態,構建起“全方位、無死角”的傳播矩陣。
創新做法找準流量密碼
聚焦中心,用“小故事”講好“大精神”。16位勞模工匠及優秀職工帶著27場“三進”宣講(進校園、進企業、進鎮街),來到5000多名聽眾身邊,用“自己的事”詮釋“勞動的美”;拿下煙臺市職工演講比賽三等獎3個、招遠市百姓宣講比賽二等獎1個、招遠市紅色故事講解大賽三等獎2個;集中報道了4家工作室,把“創新密碼”送到職工手中,營造崇尚創新、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
錨定節點,用“小活動”撬動“大能量”。“五一”前后,府前廣場大屏幕、立交橋電子屏滾動播放“致敬勞動者”的標語;招遠電視臺、《今日招遠》、“金都招金”公眾號同步開設“勞動者風采”欄目;2025年結合全總成立100周年,推出“春節我在崗”視頻、參與“禮贊勞動”媒體采風等,煙臺市勞模陳群的事跡被煙臺新聞廣泛報道,讓勞模名字家喻戶曉。
靶向人群,用“小切口”貼近“大群體”。對青少年,勞模工匠走進大秦家學校等,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孩子們“勞動最光榮”;對基層職工群眾,勞模工匠跟著市委百姓宣講團走進泉山等鎮街,用“家常話”講透奮斗路;對企業職工,勞模工匠走進山東招金集團等,開展 “最美招金工匠”宣講,讓身邊榜樣成為“催征號角”。
特色宣講滋潤職工心田
“現身講”,身邊人宣講“身邊事”。精選8名一線勞模工匠及優秀職工當“主講人”,不用華麗辭藻,只講親身經歷。省齊魯工匠陳建龍,帶著自己搞研發、拿實用新型專利的故事上臺,把“工匠精神”從“書本上”搬到“現實中”,聽眾聽得頻頻點頭:“原來工匠精神就在我們身邊!”
“集中講”,多平臺湊成“大合唱”。“五一”等重要節點,整合所有媒體資源“一起發力”——電視臺播事跡、報紙登故事、公眾號推視頻,形成“鋪天蓋地”的傳播聲勢,單次集中宣傳就能觸達數萬群眾,讓勞模故事“刷爆”朋友圈、“填滿”聊天框。
“經常講”,好典型融入“日常里”。開設“勞動者風采”常設專欄,不搞“一陣風”,而是“天天見”——今天推勞模工匠故事,明天更優秀職工創新動態,后天發一線職工好人好事,讓勞模精神不是“節日限定”,而是“日常陪伴”,悄悄融入大家的生活。